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04/07/2007 經濟新聞

據專家估算,我國如果發放4張3G牌照,建網將耗費4000億-5000億元;如果加上對上下游的帶動,整個3G產業鏈蘊含著上萬億元的產值
2006年,全國耕地12177.59萬公頃(18.27億畝)與2005年相比,耕地面積減少0.25%,耕地凈減少30.7萬公頃(460.2萬畝)。同期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36.7萬公頃(550.8萬畝),全國水資源總量25567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8.9%;全年總用水量571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3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量達到了435立方米。根據全國13.5萬多公里河長水質評價結果,水質符合和優於Ⅲ類水的河長佔60.5% 居民生活用水佔總用水量的8.3%;生產用水佔90.1%;生態與環境用水佔1.6%。全國人均用水量為435立方米,比上年略有增長。萬元GDP(當年價)用水量273立方米,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減少8.3%;萬元工業增加值(當年價)用水量144立方米,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減少9.8%。
今年1-5月份,建材行業實現利潤252.4億元,同比增長61.8% 其中,水泥製造行業實現利潤55.6億元,同比增長89.4%;平板玻璃行業4.85億元,同比扭虧增盈13億元;建築衛生陶瓷行業26.3億元,同比增長38.4%;水泥製品行業13.9億元,同比增長67%。
按照戰略規劃的安排,2006年—2020年是調查階段,2020年—2030年是開發試生產階段,2030年—2050年,中國可燃冰將進入商業生產階段。據預測,我國可燃冰資源量將超過2000億噸油當量。其中,南海海域約650億噸,位於青藏和黑龍江的凍土帶則有1400多億噸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化肥和能源的價格居高不下,可能使糧食生產的成本上升,減少產量和供給。在過去5年中,化肥、能源價格都增長到高於糧食價格飛漲的1994年~1996年的水準。當時,由於糧食庫存低,化肥價格高,而經濟發展又導致糧食需求增加,玉米和小麥價格翻了一番,大米價格上漲了一半,現在的情況與那時類似。以玉米等為原料的飼料價格上漲,還推動肉、蛋製品價格抬高
中國可再生能源佔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將由2005年的7%提高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6%。除水電外,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在未來5年和15年內的年均複合增長速度將分別達到29%和22% 未來幾年,最值得關注的仍然是風能,到2020年,國內風電總裝機容量可達3000萬千瓦,年均增長速度23.5%,在各項零部件中,葉片及齒輪箱作為風機的核心部件,具有相對高的技術壁壘,佔風機造價的最大比重 2005年全球前10大風機商已佔據了全球95%整機市場份額,在中國,國外風機商也佔據77.3%的份額
到2020年,中國的發電比率中,核電將從現在的不到2%提高到4%,具備4500萬千瓦左右的發電能力。要實現這個發電比率,建設100萬千瓦級的三十余座核電站。目前,中國的核發電能力排在世界第12位,為700萬千瓦。美國(1兆千瓦)、法國(6600萬千瓦)之後,日本為世界第三(4500萬千瓦)。
今年廣東將關閉大批小火電,總裝機容量將達270萬千瓦。在2010年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10萬千瓦以下燃煤發電機組也必須淘汰,並列出了位於珠三角地區的229家需關閉的電廠名單,總裝機容量為253.1593萬千瓦。去年廣東僅1至5月用電量就達到1083.12億千瓦時,累計發電卻只有928.41億千瓦時,外購電高達192.47億千瓦時,而到用電高峰時用電缺口更高達400萬千瓦時 2006年底,全省共關閉小火電機組也只有110萬千瓦

06年統計資料,我國每生產一噸鋼平均消耗新水6.56立方米,而國外一些先進鋼鐵企業2005年噸鋼耗新水只有3 .36立方米。 一些沿海地區的大型鋼鐵企業開始將海水利用作為今後企業用水方向,以此來應對淡水資源日趨短缺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1%,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2.1%。煤炭、電力、石油等能源生產增長較快;主要原材料產品生產增速進一步加快;機械行業生產增速加快,電子行業增幅有所回落;紡織、輕工行業保持較快增長。今年前5月全國粗鋼產量19562萬噸,增長20%;鋼材產量21909萬噸,增長23.9%,十種有色金屬產量904萬噸,同比增長24.7%。其中,電解鋁產量468萬噸,增長36.1%;氧化鋁產量762萬噸,增長55.4%。 高能耗產業的快速增長還帶來高污染,不利於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也加劇了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難度。
鐵道部預計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152936萬噸,同比增長10%,貨物週轉量完成11492億噸公里,同比增長9.9%。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65395萬人次,同比增長6.1%,其中直通旅客發送量完成26426萬人次,同比增長10.2%,旅客週轉量完成3634億人公里,同比增長9.3%。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公佈了“年度國家投資吸引力”的調查報告,中國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投資地,遠遠領先於第二名的美國。另一個大國俄羅斯則首次上榜。48%的人認為最有投資吸引力的國家是中國,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美國最有吸引力 26%的人認為有投資吸引力的是印度,18%的人認為德國有吸引力,12%的人認為俄羅斯有吸引力 去年在這一排名中名列前茅的是美國和中國(並列第一,均為41%),德國和印度(均為18%)。
經濟學家們大多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感到樂觀。他們預測,得益於消費開支擴大以 及美元貶值促進出口、生產和投資增加等因素,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速按年率計算可達2.6%,明年將進一步加快到2.9%,但仍低於去年的3.3%。 1/5的經濟學家認為通脹上升是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危險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建議,中國要實行“分紅、收租、減稅”的財稅改革,分紅是指國企分紅,收租指要徵收資源稅,減稅就是要降低個人所得稅,或是提高社保投入,以此來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從而提高消費,降低儲蓄率。
2007年一季度 煤炭產量增加;煤炭供應增加,增幅同比上升明顯;煤炭出口減少,進口增加;社會庫存雖然同比增加17%,但國有煤礦增幅較小;煤炭產能仍在快速擴張,近幾年每年原煤產量增幅均在2億噸以上;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斷高增長。年新增1.17億噸推算,2006年底產能為23.8億噸 預計2007~2009年,我國煤炭行業約有2億、2.4億、2.5億噸的產能釋放。以2006年底23.8億噸產能為基數,按存量產能3.8%技改增長,每年約5000萬噸的淘汰產能計算,2007~2009年將新增供給2.38億噸、2.87億噸、3.08億噸 目前,我國煤炭需求主要來自於電力、建材、冶金、化工四大行業,約佔煤炭總需求的80%以上。根據主要需煤行業增長情況分析,尤其是火電增長率的回升,預計煤炭未來需求增長仍將保持在12%~14%
商務部表示,緩解貿易順差增長過快,減少貿易順差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進口力度,特別是加大資源性商品、高新技術產品、重大裝備和設備,以及國外先進技術的進口。二是加大國內人民群眾喜歡的日常消費品的進口。三是嚴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商品的出口。魏建國指出,增加國內急需的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進口,是緩解貿易順差過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國大部分產業採用先進技術設備的裝備率較低,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進口有較大空間。國家外匯儲備較多,為擴大進口提供了堅實基礎,人民幣升值也有利於進一步降低進口成本。國家將採取進口優惠信貸、財政專項支援等手段支援企業擴大進口。
據國家統計局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走高,預計將達到26%左右。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長尤為突出 今年1-5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達32045億元,同比增長25.9%。投資增長主要來自於高耗能產業以及房地產業,而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明顯高於中央直接投資。中央項目投資僅同比增長14.9%;而地方項目投資增長27.3%。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快速增長,完成投資7214億元,同比增長27.5%,而去年全年的增速為21.8%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增長滯後於經濟增長,導致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係日趨不平衡;二是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造成自下而上的投資過熱。
今年上半年,全球範圍內的股市IPO融資額創下新高,達到1322億美元,同比增長23%。“金磚四國”也格外搶眼。上半年,這四國的證券市場融資總額高達104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66億美元翻了一倍還多
受產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響,世界糧食價格自2006年9月份起持續上漲到今年前2個月,世界糧價在近6個月的時間內在高位波動 今年1到5月,全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6.8%,其中糧價上漲6.4%。由於在我國CPI商品構成和權重中,食品類商品權重佔33.6%,CPI走勢與食品價格走勢相關程度很高 我國糧食連續三年增產及凈進口增加,2005年國有糧食企業庫存開始回升。到去年底,國有糧食企業原糧庫存保持在4000億斤以上,佔當年全國消費量的40%,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設定的糧食安全庫存17%到18%的標準。 歷史經驗表明,糧價只有漲幅超過20%才會對通貨膨脹有較大的推動作用,而目前我國糧食價格漲幅基本在10%以內 今年3月份起,世界糧價總體水準雖仍處於高位,但主要大宗糧食品種價格已全面回落。受此影響,全球食品價格已開始回落。
全國住宿與餐飲業零售額預計實現5811.8億元,增長17.9%,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3.8%,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貢獻率為15.9%。預計全年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速將超過18%,並有望實現12200億元 全國星級住宿企業和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營業額預計為1707.9億元,增長18.5%。一改以往低於全國住宿與餐飲業零售額增幅的狀況,高出0.6個百分點。限額以下餐飲企業營業額預計為4103.9億元,增長17.7%,佔全國住宿與餐飲業零售額的70.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