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份,商業性購房貸款餘額2.6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0個百分點。
2007年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5%,金融機構投入房地產行業的資金也與日俱增。截至6月份,商業性購房貸款餘額2.6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0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4168億元,同比增長25.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但比一季度加快2.2個百分點。當前我國投資增長過快,投資率明顯偏高,除了發展的階段性因素外,還受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傾斜、政府職能轉變還未到位、資源性產品價格扭曲和投資成本過低等三個內在因素影響。政府收入佔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2001年的21.1%上升到2006年的24.2%,企業收入從2001年的15.1%上升到2006年的17.5%,居民收入由63.8%下降到56.5%。地方政府扮演著重要的經濟建設者的角色,造成政府收入被大量用於投資和城市建設,而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公共服務支出嚴重不足,公共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費,抑制了內需。長期以來我國一些資源產品和土地等生產要素價格受政府管制,明顯偏低,勞動力相對過剩也使工資水準難以上升,使投資成本被過度壓低,直接推動了投資過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9809億美元,同比增長23.3%。其中,出口5467億美元,增長27.6%;進口4342億美元,增長18.2%。今年上半年除鋼鐵類產品外,其餘類別“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增速明顯回落,礦物燃料出口出現負增長,其中未鍛造銅及銅材、木製品、稀土、皮革等產品的出口降幅超過30%;同時,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農產品的出口增長速度分別達到了27%、24%和33%。
2006年,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創造的技工貿總收入已近8萬億元,上繳稅金3500多億元,分別佔全國工業企業總收入、上繳稅金的26.31%、25.63%。企業數量從2002年的約10萬家發展到現在的15萬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300萬人,一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集團崛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資產規模和總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民營科技企業已超過1萬家,佔企業總數的6.35%,其中總收入超過百億元的達100多家。國有民營、集體民營企業比例降至8%以下,股份制和私營科技企業分別達到41%和40%以上。“十五”期間,民營科技企業申請技術專利92萬多項,約佔全國各類企業申請總量的3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